|
一個LED照明行業老板的肺腑之言,說得太好了??!瀏覽數:7677次
![]() 一:插件燈珠 (F3 F5 F8 F10)根據發光角度有很多種不同,后來跌價跌的直接沒人做了,木林森就是靠做低價的插件燈珠做起來的。 二:貼片燈珠 (0603 1206 0805 3528 5050)這些貼片那個時候很貴的,不是現在的幾分錢,而是一顆幾毛錢,印象中最貴的1206一個白光4毛多。那時候白光還不算做,沒有真正的用在照明上面。 三:異形燈珠 (食人魚,蠟燭燈)那個時候很多人做食人魚,食人魚用來做模組,不過現在也沒人用了,太貴了,模組本來是用量很大的,但是不過2年,基本就到幾毛錢了。 常見的LED成品那個時候燈帶最多,模組也多,其他的基本很少,燈帶七彩的從一米80元掉到現在10來塊錢,很多開廠做燈帶的人賺到了錢,然后在08年轉型做燈管的,然后燈管又從300元掉到現在40多塊錢,10幾塊錢的也有,可見這個市場拼殺有多大,市場到了今天亂成這樣子主要是因為前期大公司基本沒跟進,08年的時候,雷士,三雄,歐普,這些霸占著國內渠道的大品牌沒有上心去做LED,雷士2012年才和德豪潤達合作,前期都沒自己生產燈珠,可見08年到12年,4年的時間小廠把原屬于這些大品牌的渠道能占的都占的差不多了。 前期的LED最開始是大功率燈珠,那個時候的燈珠亮度不算高,但是穩定性是最好的,我5年以前自己做的一個LED球泡燈,到現在還亮著,不是像現在一樣,一個球泡燈2.3元,亮不到2個月,而且那個時候散熱器很好,很厚,做工也很好,很精致,電源是原來做開關電源的人做出來的,穩定性和技術沒現在好,但是用的材料很好,所以用了5年都沒事。 再說一下現在的LED燈,先從廠商說起,現在的廠商分幾個定位。 第一種是中山的小廠,很多很多小廠,而且是連營業執照都沒有的小廠,如果你去他們廠看看的話,只有幾個人,或者只有2個人,公婆倆在出租屋里做LED燈,他們做的燈不是最便宜的,當然不是最貴的,他們沒有資本拼大廠,價格就是看客戶給,算算能做就做了,材料當然是你給多少錢,他們做多少錢的貨,基本屬于沒有定位的。 第二種是中山有一定規模的廠,他們前期是做燈帶做模組那些出身的,賺到了錢,他們知道市場的走向,知道LED燈會從一個高位掉到低位,所以他們就做一些便宜的產品,穩定性談不上,能用也是一個時間段,像現在的球泡燈,蠟燭燈,燈杯,兩三塊錢的基本都是他們做出來的,他們知道這個市場就是走量,走量,走的這個產品不行的時候可以換線做別的東西,還是走量,很可能你今年在中山廠家買的LED球泡燈,明年他換線做別的東西了,售后談不上吧~出了問題能給解決的基本沒有,因為售價里面沒有含質保的錢,2.3元的球泡燈給你含質保1年?可能嗎?還讓不讓人活了。 第三種是深圳、廣州、惠州、珠海的廠家,這四個地方的企業定位可能是最好的,他們知道燈帶、護欄管、點光源、模組前期是怎么做的,也知道現在的市場不同于以前那么單一的產品市場,所以他們會保證質量,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研發的,但是售價比中山高,跟這四個地方合作的商家一般思想都比較前瞻,最有趣的的故事是,前期的商家不懂LED,他們不知道LED怎么分辨好壞,所以哪里便宜買哪里,這個燈可不是物理件,而是電子件,很多上當受騙的,吃過虧的商家才會叫喊著不要中山貨。其實中山貨還是有好的,看你懂行不懂行了。 第四種是中山比較大的廠家,他們的定位是走市場渠道,產品的售價也不低,但是他們前期做傳統光源積攢起來很多客源渠道,他們是游走在LED市場最精明的商人,就好比品上,說實話9年前哥差點代理品上,那個時候品上還在招代理商,后來因為資金原因沒做,他們的產品質量還不錯,價格比深圳、廣州、惠州、珠海的廠商不算低。當然對于LED燈來說不算高。 再說一下現在的產品,先從燈珠開始說。 現在的燈珠分幾種。 第一種:仿流明單顆1W大功率,是根據美國流明公司的封裝工藝制作而成,國內因為是仿流明公司的,所以前面有仿流明。前期的LED燈珠都是小功率,0.06W /0.1W/0.2W,仿流明是可以做到1W的,所以是大功率。芯片大小有幾種,芯片廠商也有幾種,最便宜的大功率只要0.1元,很多正規的LED燈具生產廠家用45*45 35*35的晶元,中山原來用光宏的多,現在少了,迪源多,廣稼多,現在光宏在中山屬于奢侈品,晶元的燈珠在古鎮基本買不到行貨。 第二種:5730 2835 3014貼片,這兩種是現下用的最多的貼片燈珠,5730可以到0.5W,2835可以到0.2W,基本都比較常規,5730常用來做球泡燈,筒燈,以前有做過5730的面板燈,亮度還不錯,600*600的面板燈可以做80W。2835 和3014前期沒有這個封裝,LED燈興起才新出的這三個封裝,常規做日光燈比較做,面板燈也有組,2835做球泡燈的也有,但是相對來說效果不好。 第三種:集成燈珠,做戶外燈具比較多,是由很多顆大功率芯片集成封裝而成,這種光源可能是最穩定的,因為是用機器焊接,相對大功率單顆會穩定很多,不會出現虛焊,靜電,焊接損傷,焊點連接不當等問題,我現在做燈用集成的基本晶元芯片比較多,還是不太想用便宜的。 第四種:COB燈珠,去年飛利浦出來COB封裝工藝,然后國內大家就像瘋了一樣,上馬做COB燈具,那個時候市場拼殺的很激烈,突然出來一個新產品,大家就像找到了突破點,想都不想,立馬就做,其實COB燈珠的光效很低,并不好,晶元的芯片實測才80LM/W,而且價格很高,因為是新鮮的東西,渠道商對價格不了解,確實讓上馬的人賺了不少,記得那時候最難配的就是反光燈杯,因為COB的封裝直徑不同,才有了10-36都有的那個封裝工藝,不過現在10、20、30的用的比較多,比較常規了、差的芯片其實還不如用大功率,那個比COB還亮。 再說一下電源吧,一直想說,但是一直比較忙 電源廠家前期都是做開關電源出身的,基本沒有什么方案可談,基本都是抄板,其實哥做電源的話也不算難,3個人開個電源廠不算是做夢,那么我們分地域來說一下電源只說現在3W的電源 3W電源深圳大廠裸板出來最貴時是3.5元,現在是2.5元買10萬送2萬。 中山小廠裸板出來現在是1.2元帶恒流IC的,不帶的7毛錢8毛錢,中山大廠裸板出來現在也要1.5-1.8元,材料用的好壞參差不齊,并不是最貴的是最好的,當然最低價的東西肯定不好,現在2.3元的球泡燈里面用的只有簡單的幾個元器件,外殼是塑料的,散熱就談不上了,質保那是個笑話,哥現在賣5.8元,但是也是迫于壓力,電源自己做的,燈珠找朋友封裝的,外殼鋁料是自己找別人加工的,每個元器件都核對過,質量還是比較穩定的,最起碼哥不會把電源的套管給省掉,見過不給電源套管的球泡燈嗎?還是鋁殼。電源不想多談,對電源廠商不好,見仁見智吧~ LED燈具外殼,其實我很喜歡原來中山人做的LED燈外殼,真的很不錯,不過他們也是迫于壓力,現在哥想買好外殼得自己買鋁料來加工了,沒辦法,沒人做了,簡單拿3W天花燈來說一下吧~外殼種類太多種。 現在3W天花燈外殼最便宜的是1.5元,真便宜,加3毛錢燈珠,加9毛錢電源,3毛5人工,加5毛錢輔材,一個燈出來了,成本3.55元,真心便宜。散熱器是最薄的料,而且很短,面環也很薄,做工談不上,燈能亮,而且功率不高,但是電源輸出電壓很不穩定,很容易把里面1毛錢的仿流明單顆1W大功率LED超亮燈珠給沖死,所以。。。。。。 2.0料的天花燈外殼,見過高光不封釉嗎?中山古鎮滿大街都是,其實這個殼子散熱是足夠了,太陽花有25,也算可以,但是做工沒那么精細,價格還算便宜,市場售價用好點燈珠做成品,基本在7.5-9.5元左右,刀片式散熱器一般出貨價在12元左右,但是刀片很薄,而且哥很少用刀片散熱器做天花燈,因為散熱并不好,而且價格高,散熱面積其實沒有太陽花那么好。 2.5料的天花燈外殼,這個是很多比較有良心的廠商選擇的,其實哥原來用4.0的,只是市場不給哥活路,但是哥用的2.5料帶卷邊,卷邊還是4.0,散熱器是加厚的太陽花,整個燈都氧化完,摸起來滑滑的,因為哥知道,哥做的燈是賣給消費者的,而不是賣給渠道商的,最終消費者并不是要買5塊錢的天花燈,幾十萬的房子都買的起,我買10個5塊錢燈裝家里,我腦子進水了,里面用的燈珠用晶元35的,45果斷用不起了,除非客戶出口要定做,國內市場基本賣不動,電源是大板,大殼,電源元器件之間的間距符合CE標準,如果我說我一個3W天花燈13.5元,古鎮的人會笑話我,你腦子有病了吧~但是哥還是堅持做好的產品,做穩定的產品。 3.0 4.0料的天花燈外殼,前期很多,而且很好用,我裝出來很少很少壞,但是現在市場做4.0的越來越少了,基本屬于外貿那邊的采購了,國內經濟不景氣,老百姓生活的并不好,我還是老老實實做我的經濟型的吧~給老百姓一個穩定的產品,每個產品都是我的孩子,我不想讓他在人家面前被人瞧不起,更不想讓人家笑話他。 來源:鴻麟照明 LED照明 http://www.assetz-marq-whitefield.com/h-nd-241-0_404_1.html
|